吸烟行为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已获得了多数学者的认同,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比普通人群更为常见,但吸烟对其影响却一直备受争议。鉴于此,兰州远大医院介绍将分别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认知症状、药物不良反应、血药浓度等多个方面阐述吸烟行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现状
1、高吸烟率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70%~80%)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大约是普通人群吸烟率(25%~30%)的2~4倍。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吸烟者中,68%是重度吸烟者(每天吸至少25支),而一般人群仅为11%。对于高吸烟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假说:其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导致其对香烟的渴求增加,吸烟可以缓解阳性和阴性症状,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人们称之为“自我给药”行为;其二,吸烟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上的一个高危因素,即尼古丁对中脑边缘系统长时间的重复激活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易感个体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吸烟者以年轻男性为主,他们的发病年龄更早,住院治疗的比率更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更高;其三,遗传或环境因素使个体同时易于患精神分裂症和烟草成瘾。
2、低戒烟率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常会是一个终身的习惯,戒烟率比一般人群低。在普通人群中,31%的人最终能完成戒烟,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戒烟成功率仅为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戒烟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方能达到最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戒烟成功,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相应的意志行为。其次,吸烟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同时减轻了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造成患者对香烟存在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再者,精神分裂症使患者对香烟的作用更为敏感,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因此,他们所体验到戒烟带来的痛苦程度比一般人更高,戒烟困难度也随之增加。
远大脑科医院提醒: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着很高的吸烟率,且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体现在多个维度,因此在制订治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吸烟量的变化、吸烟对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不同影响。另外,当患者由非住院状态转为住院状态时,其吸烟量需要得到控制或彻底戒烟,如果能很好地了解了吸烟与精神分裂症各症状维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弄清楚吸烟对药物治疗产生了何种影响,那么精神分裂治好便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优化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当的药物,最合适的剂量,同时还有助于帮助患者戒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