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脑科医院专家建议:家庭成员之间不要经常责骂、显示出攻击和敌意。 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关爱的态度,产生矛盾和不一致态度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地争论等「高情感表达」的方式沟通,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1. 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并不能帮助他们立即胜任这些工作,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才可以。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累赘。 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2. 要对未来怀有希望精神分裂症有希望过上正常生活吗?真的有。 但是,「治好」后的患者,与人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可能都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减低对疾病完全恢复的期望值。 事实上,「未来的希望」在于:即使带着疾病,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疾病症状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3. 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不要孤军奋战,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家庭以外的帮助,有助于你们走得更远、更轻松、更幸福。 例如,民政系统、医疗体系、社区、村委会甚至派出所,有的能提供一些经济支持,有些能提供过渡性的就业支持,有些能协助管理病人、在出现伤人肇祸行为时协助送医院治疗。 宗教团体、病友会、其他家族中的亲戚、朋友能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归属感,让照护者从压抑的环境中舒一口气。 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能帮助照护者更系统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4. 照顾好自己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常常能见到一些家属,火急火燎地把患者送来医院,言语间充满了焦虑、愤懑,甚至怀着一点点对患者的痛恨。 但说着说着,他们的焦虑和愤懑就变成了悲哀,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
具体来讲,患者会因疾病本身、经济状况、社会歧视等因素,难以与人交往,难以维持正常的职业生涯,难以婚育,甚至难以自我照料。
因此,带着疾病生活,并尽力发挥出尚存的能力和资源,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了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康复的最终目标。